影响煤炭自燃的内因

煤自燃是一个动态的物理、化学作用过程,受内、外因素的共同影响,具有较大的复杂性。影响煤炭自燃的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(1)煤分子结构对煤炭自燃的影响

煤炭分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官能团,一般而言,煤炭的煤化程度越高,煤分子孔隙度越小,分子结构越紧密,所含的含氧官能团越少,越不易发生自燃现象。因此,煤分子结构对煤炭的自燃倾向性具有重要影响。

(2)煤质对煤炭自燃的影响

煤质对煤炭自燃的影响,可以从煤的元素分析及工业分析、煤的碳化程度、煤相学及煤中分子团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。有关研究表明煤的变质程度越低,煤的活性越强,自燃危险性越大,低变质煤中羟基、羧基占比相对于高变质煤而言,占比更高,其自燃倾向性越强。

(3)煤含硫量对煤炭自燃的影响

煤中硫及其化合物活性较强,在低温环境下即可发生氧化反应并且释放较多热量,硫及其它催化剂对煤的氧化起到加速的作用,煤中硫含量越大,则煤越容易发生自燃。据统计,含硫量大于3%的煤层均为自燃煤层。

(4)水分对煤炭自燃的影响

在煤的低温氧化阶段,煤中含水量对煤自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,有抑制氧化的一面,也有加快氧化的一面,水分含量有一个促进煤自燃的临界值,低于该值时促进煤自燃,而高于该值则起到抑制效果;浸泡过水的煤干燥后。改变了煤的孔隙结构,使其变得疏松,增大了与氧的接触面,更容易发生自燃。

(5)煤粒径对煤炭自燃的影响

煤的破碎情况对煤自燃有重要的影响,煤破碎程度越高、粒径越小,改变的主要是其比表面积,比表面积增大扩大了与氧的接触面,加快氧化速率;并且有关研究表明,煤粒径越小且与不同粒径煤混合时,更容易发生自燃。随着粒径的减小,煤表面的活性因子越多,在温度逐渐上升过程中耗氧速率也会大幅度增加。

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,专注于煤炭赋存、生产、储存、运输等各类煤自燃灾害的预防和治理,向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。自主研发了多种煤自燃防治技术,有丰富的煤自燃防治经验,公司先后承担并扑灭多起大型煤炭自燃火灾,为客户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,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。

参考文献

[1]姜青峰.祁南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及防治技术[D].安徽理工大学,2022.

新闻资讯

文章详情

 

创建时间:2023-06-15 15:51
首页    新闻资讯    行业知识    影响煤炭自燃的内因
行业知识
公司新闻
联系我们